查看原文
其他

【乡村振兴】招远市金岭镇大户陈家村:大户陈家村的蝶变之路

 编者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山东的光荣使命和政治责任。为使全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农村党员群众学有方向、干有方法,按照省委领导同志要求,省委组织部会同17市党委和省直有关部门单位,在全省范围内遴选38个乡村振兴典型实例,在“灯塔-党建在线”基层党组织建设网、山东e支部和微信公众号上陆续编发。希望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典型的好思路好经验,在推动乡村振兴伟大实践中,探索创造富有生命力、实效性的好路径好模式,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决心、更加有力的方法和举措,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山东篇章,为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作出应有的贡献。



招远市金岭镇大户陈家村:

大户陈家村的蝶变之路

 

4年前,大户陈家村党委依托村办企业南海林苑商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了大户庄园,并创办合作社流转了周边7个村9500亩土地,在当地引起了热议。几十年前的一个贫穷小山村,是怎样变成一个富村强村、美丽乡村的?这么大体量的项目,是怎么运营管理的?


一个庄园“孵化”百个农场主

“小满”节气后的第五天,葡萄穗已经长到20厘米,密密麻麻的葡萄粒仅有鱼籽大小,细数起来,每一串足有100多粒。而刘旭峰这几天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葡萄穗基部的葡萄掐掉。这道工序,叫做“整穗”。


“昨天合作社刚开了会,让把葡萄穗修到7~9厘米,只留60~80粒。虽然不舍得,但是这样能保证葡萄粒大饱满,卖上好价钱。”刘旭峰说,合作社有一整套的操作规程,还统一组织收购和销售,只要照着做,肯定不吃亏。“合作社还鼓励和帮助农场主搞观光采摘,去年我家一半葡萄都是靠游客来采摘销售的。”


刘旭峰是大户庄园上百个农场主之一。她家的葡萄园下是一汪水面,她就自己起了个霸气的名字——黑龙潭农场。13.85亩“阳光玫瑰”葡萄园面积不算大,去年给她带来了十几万的纯收入。


2014年,村党委借助测墒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项目实施,建设了400亩葡萄示范基地,然后对外“招募”农场主。当时在招远市区一家粉丝厂上班的刘旭峰,辞掉工作回村当起了农场主。今年,在汽修厂上班的老公杨昌辉也辞职到庄园“承包”了合作社的农机队。


▲葡萄庄园采摘


到今天,大户庄园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了3500亩集矮砧苹果、葡萄、猕猴桃、大樱桃、秋桃5类品种为一体的高效生态农业园区,建立起专业合作社领导下的承包农户负责制,实际上是一种“小型农场主集群”。


像刘旭峰这样的农场主已经“孵化”出100多个,辐射带动1000多名村民在庄园上班。越来越多的村民感到:农业是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是有吸引力的职业。



走出一条三产融合的发展之路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给我们吃了定心丸,我们得抓紧时间撸起袖子加油干了。”村党委书记陈松海说。


9500多亩的庄园,还在扩大。陈松海随手一指,都是几千万的投资,“现在这块地是按照田园综合体的思路打造的,是我们发展三产的重要支撑,南部这一块是游乐区。玻璃温室的葡萄文化馆已经封顶了,小吃一条街、民宿正在抓紧施工。开车围着周边转一圈,得一个多小时。”


大户陈家村现有470户1370人,党员101人,占地2平方公里,位于招远市区西南18公里处,无区位优势,但村“两委”一班人不认命、不服输,凑钱办企业,外出招商睡地铺,从一个小的村办工厂起步,逐步发展成全体村民持股的集团公司。别村村民都往外跑,他们村的人基本不出村。


“十年前在县城上班工资高,现在倒挂了,村里收入比城里高。”陈松海告诉记者,在村里工作平均工资3000多元。2017年,大户陈家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万元,村集体收入1.6亿元。


今后村庄发展产业路在何方?村“两委”研究一致认为,立足村庄实际,发展现代农业,才是乡村发展的根本出路。从2006年,工业陆续开始向农业项目“输血”。2014年加大了力度,农业板块也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大户庄园初创的这4年,资金都来自村办企业的“反哺”。据估算,这些年来,工业赚来的钱几乎全投到了田园,还有不少抵押。“去年一年就往里‘砸’了2000万元,这些年加起来有1.2亿。后续游乐板块建设,扩大流转面积,还需要大量资金。”


大户庄园运行的前三年,主要是育苗和前期投入,到2017年,就实现了销售收入5600万元。今年只要能达到6800万元,就可以实现盈利。“目前,矮化苹果、葡萄园都进入丰产期,合作社看到了希望,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陈松海说。



带动周边村庄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实现乡村振兴,首先就要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


村办企业每年发放工资福利1300余万元,合作社每年支付土地流转租金300余万元,整个大户庄园1000多人的用工一年工资就2000万元,60岁以上老人、低保户都有福利……这些钱,都是实实在在打到大户陈家和周边村村民的银行卡上的。


此外,村里还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居民小区,投资800多万元建起文化大礼堂、阅览室、老年之家、党员之家和老年人康乐中心。硬化道路、兴修水利、安设路灯、绿化村庄、改扩建自来水、举办农村文化节、葡萄文化节……


先富带后富,大户陈家村不仅让本村村民致富,还担负起了更大的责任。“2016年,金岭镇以大户陈家为中心,整合周边7个村成立了党委。就是希望通过党建引领,带动整个片区的共同发展。”金岭镇党委书记姜涌告诉记者,“大户陈家村这些年的发展,也给周边村带来了希望和机遇。”


一个辐射周边十几个村、上万名村民,集观光采摘、农事体验、垂钓游乐、自助餐饮、康养住宿等产业项目为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乡村振兴实践,在齐鲁大地上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



坚强组织凝聚前进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大户陈家村的蝶变,正是因为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有一个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带头人。


陈松海1984年任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每迈出一步都异常艰难。“在一穷二白的年代里,想发展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技术没技术,但我们有精气神、有干劲。无论是出钱、还是出力,都是班子成员带头,接下来是党员,群众看到党员干部在前面带头,心里才踏实。”说起那段创业史、奋斗史,陈松海感触颇深。


▲村内一角


如今,每天早上,党支部要召开支委会,商量一天的大事小情;每周六召开“两委”成员碰头会,一起研究下周工作,协调解决有关事项;每个季度的党课,陈松海和村里的老党员讲村里发展历程。为了方便村民办事,村“两委”班子成员严格按照坐班值班制度,不分节假日,每人每天轮流坐值班,每天早六点到晚六点在村党组织活动场所坐班,其他时间段是电话值班,不管村民啥时候有事情,都能第一时间找到村干部。这些规矩,一直雷打不动地坚持了20多年,硬性的规定已经内化为村“两委”干部的日常习惯。


在大户陈家村,每名党员还有一项特殊的工作,那就是联户。家家户户都有党员联系,大到集体经济股权分配,小到家庭内部矛盾纠纷,党员都要管,不仅要管,还有专门的制度来考核评价。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有事找党员、矛盾不出村”的良性机制。陈松海自豪地介绍,“这么多年,俺村没有发生过一起越级上访事件。”


和谐的村情,也给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环境。2015年以来,大户陈家村积极推进企业改制,将村民变成了股东,真正让广大村民共享发展成果,村党委创业初期对村民的承诺,已然变成了现实。


山东乡村振兴实例

1. 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支部硬起来  村庄美起来

2. 济南市长清区万德街道马套村:秀出乡村振兴的“绿色画卷”

3. 济南市章丘区绣惠街道施家崖村:支部“1+3”“连通”致富路

4. 平度市仁兆镇沙北头村:合作社里党旗红

5. 胶州市三里河街道管理村:一本党章治好一个村

6. 青岛西海岸新区张家楼镇大泥沟头村:偏僻小村如何成“江北第一画家村”

7. 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赵瓦村:文化滋养昂扬起村民“精气神”

8. 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中郝峪村:山乡开山门青山变金山

9.  滕州市张汪镇大宗村: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新坐标”

10. 滕州市西岗镇东王庄村:村社共建让土地活起来、农民富起来

11. 广饶县大王镇刘集后村:“小莫斯科”的新时代

12. 莱阳市姜疃镇濯村: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美丽蜕变

灯塔编辑丨许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